病原:
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(Hartig)Berlese,无性时期为Dematophora necatrix,属子囊菌亚门。
寄主:
葡萄、苹果、梨、桃、樱桃、柿子、柑橘等,还有其他木本树木、蔬菜和禾本科作物共34科60种植物。
危害:
是世界各地温带地区所发生的重要根部病害,能引起死树。
分布:
全国各地。
危害症状:
(1)根部:在潮湿情况下感染的根表面,病菌形成很多菌丝,白色羽绒状。菌丝多沿小根生长,通常在根周土粒空间形成扁的菌丝束,后期菌丝束变暗色,外观茶褐色或褐色。
(2)植株:发病植株可能很快枯死,也可能年内慢慢枯死,迅速枯死的树,叶片仍附着在树上;逐渐枯死的树,卷须和叶片均生长衰弱、瘦小,通常是枯萎,但新梢尚能从基部抽出。由于根系的严重恶化,病株很易从土内拔出。通常病株在地平线处断折,这是因病菌的寄生,木质部弱化的缘故。地平线以下的树皮变黑,容易脱落,在根头出现黑色的胶状滋出物。病菌在发病的植株上迅速生长,形成白色菌丝层,遍布木质部。这种菌块与根朽病的情况不同,后者只限于木质部和皮层之间。
病原物:
(1)形态:①子囊壳呈褐色到黑褐色,在寄主表面聚集和埋生于褐色菌丝网内的子囊直径约1~2毫米,可用解剖镜看见。幼子囊壳开口处,有明显的突出物,但老的子囊壳,很难发现开口。子囊阶段的发生过程要数年,很少发现。②子囊呈圆筒形,大小(245~367)微米×(7~13)微米。平均318.3微米×12.4微米,具有长柄,有8个子囊孢子。③子囊孢子单胞,呈船形,垂直或弯曲,暗褐色,大小(30~46)微米×(5~7)微米,平均39.8微米×6.27微米。幼嫩孢子有油球,成熟孢子油球消失,有纵行的缝,和孢子的长轴平行,缝的长短约为孢子的1/30。④分生孢子阶段是由坚硬的、高1~5毫米的菌丝束组成。菌丝初呈白色,细,后变灰褐色,在催病根上形呈白色。将根的皮层剥开,在形成层上有白色扇状菌丝束。菌丝隔膜处呈洋梨状膨大,这是本菌的特征。分生孢子大小为2.5微米×(3~4.5)微米,大量发生。侧丝无色,基部稍大,前端较细,大小(420~740)微米×(5~7)微米。
(2)特性:病菌能抗干早,试验室中病菌在空气干燥的木块上可存活数年。
防治方法:
(1)农业防治:①及时拔除垂死及已枯死病株,以防传染。②利用抗病砧木是有效的防治手段。甜冬葡萄和欧洲葡萄中的Carignane及Solonis复合杂交种有抗病性。
(2)药剂防治:①将土壤内大小树根清除,再用氯化苦消毒土壤,150~200千克/公顷,施药后要用土覆盖。土壤温度20℃以下处理效果差,所以夏天和秋天处理较合适。②在葡萄根区范围内浇灌药液,用5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,或50%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~1500倍液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~800倍液,或50%退菌特250~300倍液,或2%农抗120水剂250~300倍液。病树应早发现、早治疗,治疗前应掘土把病根晾出,切除病部,然后施用药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