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统计,1996年我国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4498.30千公顷,占旱田播种面积的36.6%,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。当年玉米总产量为12747.00万吨,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5.3%,每公顷产量为5203公斤,单产居水稻、甘薯之后,位于旱粮之首,并且播种面积在近几年还略有增加。另外,我国地域辽阔,东自台湾及沿海各省,西至新疆及西藏高原,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,北至北纬53度的黑河以北都有栽培。换言之,只要有耕地存在就会有玉米生长。其中播种面积超过千万亩的有河北、内蒙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山东、河南、四川、陕西等九省区,它们的累计之和占全国的74.2%。由于地理分布极为广泛,因此杂草种类及危害也十分复杂,其中马唐、稗草、藜、苋、苣荬菜、双穗雀稗、牛筋草、狗尾草等危害严重。并且因轮作和土壤耕作使杂草群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,象鸭跖草、蓼、苍耳、苘麻、龙葵、铁苋菜等也有上升趋势,据保守估计,我国每年玉米草害面积达667万公顷,其中严重危害占20%,每年玉米因杂草危害减产达10%以上。杂草与玉米伴生,在地上争夺阳光、空间、CO2,造成玉米生长群体郁弊、通风不畅、光合利用率降低。在地下争夺土壤养分、水分,导致玉米营养不良、品质下降。
据报道,一株美洲豚草平均需水量是玉米的3倍。并且作为一类植物,杂草生长所需条件与玉米生长是类似的,因此每生产1英磅的杂草就相应少生产1英磅作物。与玉米相比,杂草含氮高2倍,含磷高1 6倍,含钾高3 5倍,含钙高7.6倍,含镁高3 3倍。就是说杂草夺走了高于玉米本身的营养成分。同时杂草还是某些病虫的天然寄主,导致田间玉米发生病虫害。除草剂应用以前,我国农民采用“三铲三趟”来防除玉米田间杂草,因此把玉米称作中耕作物,而中耕除草当时只是权宜之计,据美国Klingman研究指出,多孔而通气良好的土壤中耕除了能除掉杂草而外别无任何益处,并且如晚期中耕还可能破坏土壤自然结构,伤害玉米根系,造成玉米减产。而使用除草剂可实现玉米免耕或免中耕,节省人力物力,降低生产成本。这一点在欧美国家已成现实。沈阳市新城子区财落乡大辛二村多年来探索出了一套地膜覆盖、药剂灭草等玉米高产优化栽培模式,在我国化学除草免中耕方面率先走在了前列。
我国于60年代生产2,4-滴除草剂,但当时只在小麦上有部分应用。真正在玉米上较大面积应用是在80年代。当然我国玉米田化学除草本身就比水稻、小麦、大豆及棉花起步稍晚。因为过去有种观点认为玉米是C4植物,其净光合速率高、生长迅速、植株高大、竞争力强、除草意义不大。加之经济价值较低,农民往往不肯增加投入。随着均三氮苯类及酚胺类除草剂的相继问世,2,4-滴才真正或多或少地进入到玉米田除草剂之列。特别是近10年来,我国玉米田化学除草发展很快,面积越来越大,品种越来越多,搭配更趋合理。到目前为止玉米田除草剂仅苗前用单剂已发展到10几个之多,还不包括茎叶处理单剂及各种混剂。但是比较常用的还是甲草胺、乙草胺、异丙甲草胺、阿特拉津、赛克津、2,4-滴丁酯等及其混剂,特别是乙草胺、阿特拉津及乙阿合剂近几年发展迅速,已成为玉米田苗前除草的主导产品,因此亦有很多厂家纷纷上马生产乙阿合剂,而农民在实际应用中也按两者商品量相等的比例现混现用,这些都为玉米田化学除草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。而且两者相混,不单是杀草谱互补,更重要的是降低阿特拉津用量,减少其对环境的残留和地下水的污染。但是这类除草剂均为苗前用土壤处理型药剂,其除草效果与土壤湿度关系密切,土壤墒情不好,其防效也大打折扣。并且我国的气候十春九旱,特别是在占全国播种面积32%的春玉米主产区辽、吉、黑及内蒙春旱更为严重,每年春旱使这类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降低了15%以上,并且还不包括药剂投入损失。另外,阿特拉津代谢缓慢,残留时间长,容易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积累,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。
1997年春产粮大县辽宁省昌图由于水稻灌溉水受阿特拉津污染,导致大面积死苗的严重后果,经济损失令人痛心。再者由于长期使用,杂草抗性问题越来越重。据美国陶氏益农的科研人员报导,目前已发现有57种杂草对阿特拉津产生抗性。在加拿大连作玉米地连续使用10年阿特拉津或西玛津,已有反枝苋、藜、豚草产生抗性,因此阿特拉津在该国已经禁用。而且苗前除草剂施药本身带有一定盲目性,使得农民每年在这上的投入都有很大的浪费。因此发展苗后茎叶处理型除草剂是一个方向,特别是苗后处理除草混剂,但目前可用的无非是阿特拉津、氰草净、2,4-滴丁酯、百草敌和溴苯腈等,但也不是很理想。例如,阿特拉津、氰草净均属三氮苯类除草剂,杂草主要靠根系吸收药剂,因而茎叶处理效果较差,而2,4-滴丁酯常有飘移药害,在低于对杂草致死水平的剂量下,许多敏感作物受害,因而在美国许多洲已经制定法律,禁用或限制使用高挥发性酯类。再如百草敌和溴苯腈能防除玉米田中30多种杂草,但对禾本科杂草却无效。常常因防除了阔叶杂草而导致禾本科杂草的疯长。苗后除草剂是方向,但目前尚不配套。如美国陶氏益农所开发的阔草清及其复配制剂蝎子3号和原汽巴-嘉基的氟磺隆+溴苯腈等均以杀阔叶杂草为主。目前缺少苗后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药剂,而且还要对玉米安全,尽管有玉农乐、宝成及氟嘧磺隆等磺酰脲类除草剂出现,但其反应速度特慢,一般田间约一个月才能看出明显药效,如果将其与溴苯腈相混,由于反应速度相差近10倍,使得溴苯腈施用后的禾本科杂草生长空间增大,其对玉农乐的抗性随之加大,导致防效很差。因此应尽快开发出苗后用对玉米安全、能防除禾本科杂草、特别是反应速度快的除草剂。当然,这样做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。但可通过转基因进行抗性育种来完成。据报道,选育一个作物新品种的费用大约相当于开发一个新除草剂费用的1%~5%。因而可应用组织培养来选择抗拿捕净的玉米品系,并分离出对拿捕净抗性高50倍的植株,然后将此抗性基因转移到玉米自交系中,以生产抗性杂交种。目前全球转基因作物商品化面积1997年已达1280万公顷,面积为1996年的4.5倍,其中尤以美国发展最为迅速。到1997年底按商品化面积依次为美国、中国、阿根廷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及墨西哥。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商品化生产的第二大国,主要作物是转基因烟草。至今,国外至少已针对12种除草剂培育出30多种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,目前已产业化的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已有7种,可耐受的除草剂有6种。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的广泛应用,既开发了作物市场,又开发了除草剂市场。有些公司如孟山都公司甚至减少了对研制传统除草剂的投资,而把更多的资金用到了转基因作物上。预计到2005年,世界农药市场总额将达到350亿美元,生物技术市场将达到100亿美元,而第二代具有优良品质的转基因作物将得到更快速发展。
目前在美国已有抗拿捕净的转基因玉米问世,但是做为种子毕竟不象农药那样尽管采取“拿来主义”,因为不同地域因地理纬度、环境气候、生态条件不同是不能随便引种的,所以我们必须培育出适合我国种植的转基因玉米,以满足生产需求。这一点就不是以往的化学家所能完成的,因而必须依靠生物学家来完成这项使命。今后生物技术部门与农药研究开发部门合作,将更有力地推动农药工业的发展,减轻新农药创制研究的压力,最终使农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。所以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,包括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尽快培育出我们自己的转基因作物。